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枢纽。作为国产PLM领域的先行者,豪森软件凭借近20年的行业深耕与技术积累,构建起"技术研发-行业应用-服务生态"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成功打破国际厂商的市场垄断。本报告将从技术架构、产品体系、行业解决方案、服务模式四大维度,系统解析豪森软件如何以自主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
一、技术研发:构建国产PLM的自主可控根基
豪森软件的技术创新体系始终围绕制造业真实需求展开。其研发团队由150余名专业工程师组成,其中82%为技术研发人员,形成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落地的完整技术闭环。这支团队的平均行业经验超过10年,涵盖机械设计、工业软件、云计算等多个专业领域,确保技术解决方案既符合前沿趋势又能切实解决产业痛点。
在基础技术层面,豪森软件自主研发的HSPLM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支持高并发数据处理与多系统集成。其独创的"多BOM协同管理"技术,通过动态数据映射机制,实现了设计BOM、工艺BOM、制造BOM的高效协同,这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应用中使BOM转换效率提升60%以上。
更为关键的是,豪森软件构建了覆盖10余个制造业细分领域的行业知识。这些源自20年服务1000余家客户积累的know-how,使其解决方案能够精准匹配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二、产品体系:开放灵活的PLM解决方案矩阵
豪森软件的产品布局以HSPLM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核心,形成覆盖产品研发全链条的数字化工具集。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100余个功能模块,其中20个为核心模块,支持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组合。这种设计既保证了系统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功能冗余带来的使用成本增加。
HSPLM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提供无用户数限制的API接口,支持与SolidWorks、CATIA等10余种主流设计软件无缝对接;二是兼容Windows、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适配国产化信创环境;三是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种部署模式
配套的HSPLM设计系统则聚焦研发设计环节的协同管理。该系统不仅提供标准化的设计数据管理功能,更具备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在服务某新能源汽车企业时,豪森团队根据其特殊需求定制开发了"三电系统协同设计模块",使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的设计变更响应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8小时。
数字孪生系统作为产品矩阵的新锐力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产品研发的"数字预演"。在某商用车企的应用中,该系统的虚拟调试功能使样车试制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3.5个月,直接降低研发成本逾千万元。这三款产品的有机组合,构成了豪森"设计-仿真-管理"一体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行业深耕:汽车领域的PLM专家
在占客户总量58%的汽车行业,豪森软件构建了深度垂直的解决方案体系。
HSPLM系统汽车行业解决方案,针对汽车整车行业研发、设计、生产、交付中的业务痛点,将数字化贯穿整个业务链条,从标准、流程和系统等方面全面对标、全面优化并建立完整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一体化的数据管理平台,提高产品设计效率,搭建产品研发数据库,实现产品设计方法的规范化,实现产品数据的标准化,保证整车车企的业务流、信息流在系统内有效利用和集成,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上市周期,进而有效解决汽车整车行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高实现“新四化”的速度。
四、服务模式:从工具交付到价值共创
豪森软件建立了"3+2"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其中"3天需求响应"确保快速对接客户需求,"2周方案交付"依托强大的行业模板库实现高效实施这套服务体系使项目平均实施周期较行业缩短35%。
在服务过程中,豪森软件强调"咨询先行"的理念。每个项目启动前,都会派遣行业专家进行深度调研,某汽车集团项目组通过这种模式,识别出企业研发流程中23个效率瓶颈点。这种深度服务使豪森软件的角色从软件提供商转变为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
豪森软件还构建了客户成功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回访、使用培训、案例分享等方式持续创造价值。某汽车零部件客户在系统上线三年后表示:"豪森不仅提供了软件工具,更帮助我们重构了研发管理体系,这种价值是持续增长的。"
结语
从2006年首个PLM项目落地到2025年服务千家客户,豪森软件用近20年时间完成了从跟随者到开拓者的蜕变。其成功经验表明,国产工业软件的突破必须坚持"需求导向、自主创新、行业深耕"的发展路径。随着智能制造战略的深入推进,豪森软件正在成为连接中国制造与智能制造的数字化桥梁,其发展历程为国产工业软件的崛起提供了有价值的范本。
备案号:辽ICP备18008085号 版权所有:大连豪森软件有限公司
0411-39030116
haosensoft@haosen.com.cn
大连市甘井子区营辉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