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39030116
国产PLM厂商推荐!国产PLM到底怎么选?

在智能制造与工业软件自主化的双重驱动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已从单纯的研发数据管理工具,升级为串联企业设计、生产、协同全链条的数字中枢。国产 PLM 厂商凭借对本土制造业痛点的深刻理解,在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上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了多元化选择。本文将聚焦三家代表性国产 PLM 厂商,解析其核心优势,并梳理科学的选型逻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提供参考。

一、豪森软件:制造业基因驱动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提供商

1.      核心基因与行业积淀:

母公司豪森智能深耕汽车制造装备领域近 20 年,为 HSPLM 系统注入 “从制造中来,到制造中去” 的制造业 DNA,能精准匹配工厂实际需求,跳出传统 PLM 工具化局限。

2.      “三位一体” 产品体系:

构建 HSPLM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HS 设计系统、HS 数字孪生系统协同平台。其中 HSPLM 以模块化架构覆盖需求管理、BOM 管控等百余个功能模块,曾助力新能源车企实现设计 BOM 到制造 BOM 无损转换;HS 设计系统兼容主流 CAD 软件,靠参数化驱动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设计效率;HS 数字孪生系统通过虚拟仿真减少重卡驾驶室开发的实物试制环节。

3.      专业技术团队支撑:

150 余人团队中八成以上为研发人员,核心成员平均行业经验超 8 年,覆盖多领域知识,具备 “咨询先行” 能力,曾为某汽车发动机企业 45 天完成定制化变更管理模块上线。

4.      创新商业模式

采用 “一次性买断 + 无用户数限制” 授权模式,打破国际厂商按 License 收费传统,降低研发团队规模波动大、需协同外部伙伴企业的长期成本,助力某半导体企业实现全球 12 家研发中心无壁垒协作。

5.      强大系统集成能力:

以 SOA 架构为基础,可与 ERP、MES、OA、钉钉等异构系统对接。向上与 ERP 融合帮助家电企业提前 21 天发现成本风险、年节约超千万元;向下与 MES 交互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设计变更响应速度 65%;嵌入办公平台将评审周期从数天缩至小时级。

二、思普软件:零代码赋能的灵活适配专家

1.      零代码建模核心优势:

以零代码建模平台为技术特色,通过可视化拖拽配置界面,让企业无需编程即可自主定制审批节点、权限规则等流程,某装备企业应对定制化订单激增时,3 天完成新审批流程上线,响应速度较传统开发提升 10 倍。

2.      优化的用户体验:

系统界面简洁直观,操作逻辑贴合国内企业员工习惯,新用户短期培训即可独立操作,降低系统推广的组织阻力,尤其适配中小企业或研发团队年轻化企业。

3.      完善的数据管理与军工适配:

具备全流程版本管控与追溯功能,保障研发知识沉淀;系统通过国军标认证,拥有军工级数据安全能力,某军工企业应用后研发数据泄露风险降 90%,实现需求与设计 100% 关联。

4.      全生命周期数据同步:

能实现研发与生产数据实时同步,某机械企业通过该系统将数据延迟控制在 100 毫秒内,解决 “设计与生产两张皮” 问题。

5.      成长型企业友好模式:

采用模块化选型,企业可先选文档管理、项目管理等基础模块,后续叠加仿真协同、供应链管理等进阶功能,降低初期投入门槛,保障长期适配性。

三、开目信息:工艺与设计融合的制造落地先锋

1.      CAPP 与 PLM 深度融合:

以 “CAPP(工艺规划)+PLM” 为核心竞争力,获 “机械行业 PLM 标杆产品” 称号,可自动抓取设计数据生成车间工艺文件,某机械制造企业应用后工艺编制时间缩短 40%,车间无纸化率达 90%。

2.      知识驱动工艺决策:

通过学习历史工艺数据构建知识库,能基于原料特性、设备产能推荐最优工艺路线,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借此提升工艺准确性,降低加工成本 15%,规避依赖老员工经验的风险。

3.      端到端系统集成:

采用先进数据集成技术,无缝对接 CAD、ERP、MES 等系统,构建 “设计 - 工艺 - 生产” 数据闭环。某重工企业实现与 MES 实时协同,工艺变更指令 2 小时直达现场,生产计划达成率从 82% 升至 95%。

4.      高端制造领域经验:

深耕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系统内置完善技术状态管理模块,全程记录产品技术变更,满足合规追溯与审计要求,某卫星企业靠其实现全球 8 大研发中心工艺协同,研发效率提升 50%。

四、国产 PLM 选型:从需求匹配到价值落地

(一)明确行业属性与核心痛点

选型的首要前提是立足行业特性。汽车、装备制造等离散制造业应优先考虑具备强大 BOM 管理与变更控制能力的系统,豪森软件的制造业基因使其在这类场景中更具优势;军工、航空航天领域需重点关注合规性与数据安全性,思普软件的国军标适配能力和开目信息的技术状态管理模块更能贴合需求;而对于机械、重工等工艺主导型企业,开目信息的 CAPP 融合技术将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

(二)评估企业规模与发展阶段

中小企业应选择部署成本低、上手快的解决方案。思普软件的零代码配置与模块化选型模式,能以较低成本快速满足基础管理需求;中型企业若处于快速扩张期,豪森软件的无用户数限制授权模式可避免后期用户增加带来的成本攀升;集团型企业则需侧重系统的扩展性与集成能力,豪森软件的 SOA 架构和开目信息的多系统对接能力,能支撑跨工厂、跨地域的协同管理。

(三)聚焦核心功能与适配场景

若企业以研发设计协同为核心需求,豪森软件的 HS 设计系统与数字孪生模块能实现 “设计 - 仿真 - 优化” 的闭环;若需频繁调整业务流程以应对市场变化,思普软件的零代码建模平台可大幅提升响应速度;若工艺编制效率成为瓶颈,开目信息的智能工艺推荐功能将直接解决痛点。同时,需关注系统与现有 IT 架构的兼容性,避免出现 “数据烟囱”。

(四)考量服务能力与长期适配

PLM 实施是长期工程,厂商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豪森软件的驻场调研模式能确保系统与业务深度契合;思普软件的简洁操作设计降低了后期培训成本;开目信息在工艺领域的专业经验可为企业提供持续的优化建议。此外,需关注厂商的技术迭代能力,选择能跟随智能制造发展持续升级的系统,避免短期内面临二次替换风险。

结语

国产 PLM 厂商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豪森软件以全流程贯通与制造业深度适配立足,思普软件凭零代码灵活配置突围,开目信息靠工艺 - 设计融合深耕细分领域。选型并非选择 “最好”,而是找到 “最适配”—— 唯有立足行业痛点、贴合发展阶段、聚焦核心需求,才能让 PLM 系统真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在自主化浪潮中实现研发效能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

免责:本文部分内容通过公开网络信息搜集、行业报告分析及企业公开资料整合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行业参考信息。读者在阅读时,请自行判断内容真实性、完整性及适用性。对于因依赖本文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文作者及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