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推荐三大国产PLM软件主流品牌:
1. 豪森软件
2. 橙色云
3. 中车信息
1. 技术架构先进稳定
豪森 HSPLM 采用 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搭建底层框架,支持多层分布式部署,与传统 PLM 产品相比具有更强的平台化特征。这种架构设计为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性,企业可根据业务发展按需添加功能模块,无需重构底层系统。同时,该平台兼容主流的操作系统与数据库,能适配企业现有 IT 架构,降低系统迁移成本。其自主研发的智能集成引擎,更是打破了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壁垒,为后续的跨系统协同奠定基础。
2. 核心功能聚焦协同效率
在数据管理方面,豪森 PLM 实现了多格式文件的集中存储与全生命周期管控,支持 CAD 图纸、3D 模型、技术文档等各类研发数据的版本追溯与权限管控,避免了传统纸质管理中的版本混乱问题。变更管理是其亮点功能,建立了 CMII 标准的闭环流程,从变更申请、评审到执行、验证全程线上化,系统可自动识别受影响的物料与订单,并实时通知相关部门,确保变更信息传递无遗漏。
3. 行业适配精准务实
豪森软件深耕制造业多年,其解决方案在离散制造与流程行业均有成熟应用。针对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离散制造企业,重点强化工艺数据与排产计划的协同,帮助企业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在化工、食品等流程行业,则优化配方版本管理与生产参数同步功能,将配方变更导致的质量波动控制在较低范围。其服务模式注重 “按需定制”,可根据企业规模与行业特性调整功能模块,避免中小企业陷入 “功能过剩” 的成本陷阱。
橙色云凭借云端技术优势,在国产 PLM 市场占据独特位置,其解决方案以 “轻量化、高协同、低成本” 为特色,尤其适合成长型中小企业与创新型团队。
橙色云 PLM 基于云计算架构搭建,采用 SaaS 化部署模式,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硬件设备与机房建设成本,只需按订阅周期付费,大幅降低了前期投入门槛。这种部署方式支持多终端访问,工程师可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处理研发任务,特别适合跨地域协同的团队。其轻量化设计体现在操作界面简洁直观,学习成本低,新用户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手,解决了传统 PLM 系统操作复杂的痛点。
在协同功能上,橙色云构建了开放的协同平台,不仅支持企业内部研发、工艺、生产部门的高效协作,还能向供应商与客户开放特定权限。供应商可在线查看采购物料的技术要求,反馈交付进度;客户则能参与产品设计评审,实时提出修改意见,缩短需求确认周期。系统内置了标准化的流程模板,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简单调整,快速搭建符合业务特点的审批流程。
中车信息依托中国中车的工业基因,其 TiPLM 系统在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具备深厚实力,主打 “设计 - 工艺 - 制造” 一体化,适配大中型离散制造企业的需求。
TiPLM 的核心优势在于一体化数据管理。以 BOM 为主线,构建了覆盖设计 BOM、制造 BOM、服务 BOM 的全视图管理体系,支持参数化 BOM 生成与订单 BOM 配置,能满足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数据管控需求。通过建立 “以零件为核心、BOM 为主线” 的数据关联模型,实现了项目、产品、零部件等各类数据的全相关管理,确保研发、生产、售后各环节数据的一致性。其主数据管理功能还能梳理企业编码体系,规范物料与文档编码规则,奠定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基础。
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是其标志性特点。在统一的数据模型基础上,系统整合了 PDM(产品数据管理)、CAPP(工艺规划)、MES(制造执行)等功能模块,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工程师在 PLM 中完成设计后,工艺人员可直接基于设计模型进行工艺规划,生成车间工艺卡;生产部门则通过 MES 获取工艺数据与生产计划,实现 “设计 - 工艺 - 生产” 的无缝衔接。这种一体化在迪瑞医疗的应用中成效显著,通过 TiPLM 与 ERP、OA 等系统的集成,显著提升了产品 BOM 管理效率与跨部门协同能力。
对于中小企业,若以基础数据管理与简单流程审批为核心需求,橙色云这类轻量化云端 PLM 更为适配,能以较低成本解决文档管理、版本控制等问题;大中型离散制造企业若追求设计、工艺、制造的全流程协同,中车信息 TiPLM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更具优势;而需要打通研发与生产数据链路,实现 MES 与 PLM 融合的企业,则可重点考察豪森软件的集成能力。同时要设定清晰的目标,如缩短研发周期、提升 BOM 准确率等,为后续评估提供依据。
技术适配性是系统落地的基础。需考察 PLM 系统的架构是否与企业 IT 环境兼容,如是否支持现有操作系统、数据库,能否与正在使用的 CAD、ERP、MES 等系统实现集成。豪森软件的 SOA 架构、中车信息的组件化设计,均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扩展性,适合需要长期规划 IT 架构的企业;橙色云的云端架构则省去了本地部署的适配环节,更适合 IT 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
PLM 作为研发数据中枢,其与周边系统的集成能力直接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选型时需验证系统的集成深度,而非表面的接口对接。可要求厂商演示核心集成场景:如 PLM 中的 BOM 变更后,ERP 系统的采购单是否能自动调整;PLM 的工艺数据能否直接驱动 MES 的生产排程。
豪森软件的 MES-PLM 融合、中车信息与 ERP/OA/SRM 的多系统集成,均通过实际案例证明了其集成实力。对于有明确系统集成需求的企业,需在选型阶段明确集成范围与数据流转规则,将集成要求写入合同,避免后续产生额外成本。同时关注系统的开放性,是否提供标准 API 与二次开发工具,以应对未来新增的集成需求。
PLM 系统的落地离不开供应商的专业服务,选型时需全面评估服务能力。实施团队的行业经验至关重要,原厂实施团队通常对产品理解更深,能更好地处理个性化需求,豪森软件与中车信息均采用原厂实施模式,保障了项目质量;橙色云则通过线上服务与合作伙伴结合的方式,满足中小企业的运维需求。
不同行业面临的合规压力差异较大,医疗器械、汽车、军工等行业对产品追溯与法规适配要求严格。选型时需确认 PLM 系统是否具备相应的合规管理功能:如是否内置行业法规库(如 ISO 9001、IATF 16949),能否自动识别法规更新并提醒企业调整;是否支持全流程数据追溯,可快速定位物料来源与工艺参数;是否具备数据安全保障措施,符合等保三级等安全标准。
国产 PLM 软件已从 “功能追赶” 进入 “特色创新” 阶段,豪森软件的系统融合、橙色云的云端轻量化、中车信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分别代表了不同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的发展方向。企业在选型时,无需盲目追求 “功能最全” 或 “品牌最大”,而应遵循 “需求导向、适配优先、长期适配” 的原则:
首先以自身业务痛点为出发点,明确核心需求与次要需求,避免被冗余功能迷惑;其次从技术架构、行业案例、集成能力三个维度评估系统适配性,确保系统能融入现有业务流程;最后考察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与持续发展潜力,选择能伴随企业成长的长期合作伙伴。
免责:本文部分内容通过公开网络信息搜集、行业报告分析及企业公开资料整合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行业参考信息。读者在阅读时,请自行判断内容真实性、完整性及适用性。对于因依赖本文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文作者及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备案号:辽ICP备18008085号 版权所有:大连豪森软件有限公司
0411-39030116
haosensoft@haosen.com.cn
大连市甘井子区营辉路9号